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景观设计类别获奖作品展示

ELEM UA设计学堂 2024-04-18


2021年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

景观设计类别
金奖、银奖、铜奖作品展示

本届主题:空间的弹性
弹性一词的应用十分广泛,最初的意思来自物体(尤指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形变的能力,外力消失后又可以恢复原形。从这种现象出发,弹性可以引申为一种适应能力,可变的余地,更为关键的是恢复能力。弹性可以有缓冲作用,弹性的存在往往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弹性的概念引入空间,则包含有多重意味:首先,是变化的可能性;其次,是一种过渡的关系,尤其是在一些转折处;第三,则是一种修复的能力。



金奖

01 虫涝疫病问题下的广州石围塘火车站及其城中村更新改造设计

参赛作者:臧世伟、冷少东
指导教师:师宽
所属院校:天津理工大学
院系:艺术学院

 设计说明:
本设计主要为立足于后疫情时代的城中村更新,针对改善由于积水所导致的登革热疫病及工业哀败所导致的当地居民的不良居住环境。设计选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石围塘废弃火车站及其周边城中村。该区域场地因地形相对周边下洼,建筑设施老旧,在受到广州暴雨极端天气的影响下,极易造成内涝积水,积水的存在致使登革热疫情传播的介质——蚊虫得到大量繁殖,一度成为全国登革热最严重地区,极大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与生活。并且场地曾拥有丰富的铁轨、塔吊、车间等工业遗产资源,但因年代久远的问题,石围塘火车站一直处于废弃状态,过去在其周边依附维生的城中村居民经济状况单—,主要依靠场地南侧现有的茶叶市场,该区域整体活力状态亟待被设计创意所激活。

一方面,通过海绵城市、LID雨洪管理下的蚊蝇管理措施,将积水通过层级规划排尽或引入最为低洼的铁路廊道,通过对低洼地带进行韧性景观公园的打造,尽量减少居民区积水的同时营造丰富的亲水景观,改善当地的积水及蚊虫现状。

另一方面,通过抓住废弃的铁路及周边的工业遗产建筑的改造机遇,通过对沿铁轨及沿低洼地带的场所的设计改造,打造多功能线性景观空间,加强当地特色经济的优势,以工业遗产场所的改善和提供,鼓励城中村村民与外来商旅、游客的“集市共建”,振兴当地的茶叶经济,及其所带动的周边文旅商机。
   


02 人虎冲突视角下:孙德尔本斯边界社区的适应策略

参赛作者:于腾飞、蒋帅、冯舒娴
指导教师:孙俊桥
所属院校:重庆大学
院系:艺术学院

 设计说明:
Sundarbans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毗连地带,该地区存在着最激烈的人类与老虎的冲突。全球气候变化使得这一区域的所有物种都处于威胁之中。项目聚焦于孙德尔本斯保护区边界生态敏感区内的脆弱的边缘农业社区以及依赖森林资源为生计选择的社区,气候变化和人虎冲突使该区域的人的生命和生计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项目分析了社区居民的生计选择和人虎冲突的主要原因,通过帮助这里的居民转变原有的与老虎争夺资源的生计方式,推广更具适应力和以自然为基础的可持续的生计模型,保障生计安全和缓解风险。同时考虑了同为气候变化受害者的非人类物种,在未来人类因气候变化引起的不可避免的撤退后,为一系列的物种迁移提供条件。



03 Human and Birds in a Cycle ———A Sustainable Waste Stream and Habitat network Planning for Aves in Shanghai

参赛作者:侯姝彧、黄琳沣、李睿洋、张晓枫
指导教师:丁宇飞、赵智聪、杨锐
所属院校:清华大学
院系: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设计说明:
人类日常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其中食物残余可以为鸟类提供丰富而稳定的辅助食物来源,对物种丰度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未经管理的垃圾会增加动物摄入有毒物质的风险,并且偶尔会引起人与鸟类之间的冲突。目前城市垃圾流通常直接隔绝鸟类与垃圾,但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上海正在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改革。每天有9000吨湿垃圾需要处理,城市中可能将这些垃圾作为食物的鸟类活动记录有数千条。上海有很多分散的绿地和一些绿廊,但在覆盖和连通性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项目的重点是如何通过景观方法使这座城市实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可持续性。我们试图找到一种可能的方式,让鸟类有机会吃到安全健康的垃圾,同时通过景观规划和设计让人类在此过程中也能受益。

项目提出了一种对鸟类友好的垃圾处理系统,使用了4个主要策略:
(1)通过分类和预处理,让鸟类获得安全的食用垃圾;
(2)通过定期喂食的行为模式训练减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收集鸟粪堆肥和鸟粪垃圾渗滤液和废水处理中结晶,转化为生态肥料;
(4)构建绿地、有机农场和绿色廊道的栖息地系统,为市民提供自然教育的场所。

对于垃圾系统和潜在的取食点,分析了鸟类目击记录和垃圾处理点的重叠关系。经过文献和数据检索,根据2个筛选标准在上海发现的420种鸟类中筛选出19种:
(1)文献中有吃垃圾的证据,
(2)有在垃圾场或填埋场活动的记录。
从e-bird数据集中得到了2878个鸟类空间记录点,并通过GIS建模分析了分布的核心密度。将此结果与全上海280个不同级别的垃圾处理点叠加,得到一系列研究热点。

对于栖息地系统,使用所有420种鸟类的发生数据,并通过GIS建模分析密度。结合土地覆盖数据,选择最适合鸟类栖息地改造的地点,主要是目前未利用的空地,并在栖息地热点之间设置合适的廊道。最后,针对性地重新设计了城市垃圾处理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垃圾桶、中转站、城市空地和垃圾填埋场形成循环体系:为全城鸟类提供过滤后的安全可食用垃圾;利用收集的鸟类粪便和垃圾处理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生成的鸟粪石,在城市区域打造分散的鸟类友好绿地或农田;在栖息地使用教育APP等,使人们更好地了解鸟类习性以及保护方法;连接散布的城市绿地空间,在城市尺度上发展鸟类友好型垃圾流与栖息地系统。最终有望形成人类与鸟类相互惠益的良性城市生态循环。




银奖

01 元书纸·研习园

参赛作者:邵雨沁、陈玺铭
指导教师:曾颖
所属院校:中国美术学院
院系:建筑艺术学院

 设计说明:
本案例选择处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的新二村,该村山环水抱,拥有百年的元书纸古法造纸技艺。元书纸曾为村落带来传统行业产能效益比的峰值,但随着机械造纸行业的发展,元书纸主流地位已消失不在。在当今元书纸文化低迷衰弱的背景下,如何选择—种新的方式去传承这门乡村记忆文化成为了我们的关注问题。在尽可能不干预该村村民生活、内部资源的情况下,通过研学教育推动元书纸文化的二次活化,加以乡村特有的山水田园的自然优势,旨在打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元书纸文化记忆传承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基地。

 意义: 
学习+旅游的新型教育模式,促进学生与社会的深层次融合,并弘扬传统非遗文化元书纸。同时利用新二村的优势所在(文化底蕴与传统匠意),借助第三产业的引入发挥传统产业价值,振兴造纸行业,重振村落经济。





02 牧游之间

参赛作者:张文正、梁成藩、刘开颜、何晓蔚
指导教师:曹磊、王焱、胡一可
所属院校:天津大学,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院系: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

 设计说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内蒙古牧区普遍将草牧场定向划归最小聚落单位所有。为了最大化经济效益,多数牧民选择增加定牧,将土地利用率最大化。超负荷运转的草场得不到恢复,以致部分植被开始发生退化。游牧时期,草原人民随水而居,迁徙游牧,有意识地组织起可持续性的放牧路线,为空间赋予了“弹性”。我们通过算法与模拟,将现有条件与设施耦合,通过三个阶段重塑游牧文化与草原生态。第一阶段通行游牧与恢复草场;第二阶段构建弹性设施系统;第三阶段发展草原生态文旅。拟塑造出以游牧自发性内力缓冲政策结构性不可抗力的弹性游居生态。



03 有界之外,无界之界

参赛作者:蔡昊宪、张雨灿、黄琪琳
指导教师:林海、黄一鸿
所属院校:广西艺术学院
院系:建筑艺术学院景观与建筑系风景园林

 设计说明:
随着城市发展的速度加快,城市建设将向“存量更新”转变的大背景下,由于边境地区自身存在着“边界效应”和“屏蔽效应”,其发展往往会因为缺少多元利益主体,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甚至被忽视与“遗忘”。尤其是进入到“旧城更新”阶段的边境地区的发展,却—直没有得到重视。

本项目从弹性城市更新策略出发,以边界区域弹性的角度,对利用时间差,满足多元化,提供模块化,创建复合空间与可变式空间,提供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等弹性城市更新策略理论,运用空间营造的手法于东兴-芒街中越界河进行在地化的转译,同时结合针灸式城市更新理论以及互联网时代弹性空间理论更新进行设计并验证。基于边境地区的现状,补充提出了对两岸刚性化的边境分界置入“特色区域”的针对性边境弹性空间营造手法。




04 生生碳吸——宁夏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山东麓荒漠化草原生境营造

参赛作者:刘笑涵、郑美婷、李佳祺、王佳荣
指导教师:张涛、崔文河、王伟
所属院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院系:艺术学院

 设计说明: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荒漠化日益严重,我们的生活环境逐渐遭到破坏,碳排放已然成为威胁人居环境的一大要素之一。为了更一步研究碳中和问题,我们选取位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山东麓的荒漠草原,基于碳中和的理念下做到缓解全球变暖。我们通过生境营造、农田固碳等方法来最大化实现碳中和,从而减少荒漠化,并利用清洁能源来减少碳排放。营造森林、农田、湿地三大碳汇系统实现良好的生态循环,打造一个天然的自然生态氧吧。



05 柔化补丁——南京香铺营开放式传统社区微空间系统营建计划

参赛作者:严雨婷、崔梦洁
指导教师:周聪惠、杨凌晨
所属院校:东南大学
院系:建筑学院风景园林 

 设计说明:
香铺营社区位于南京市老城中心,用地混合、密集人口、开放性管理等现状特征虽然让社区具有较高的人气和活力,但内部空间也存在一系列矛盾亟待解决:1)供需失衡——集中密集的居民游憩需求与公共空间的极度稀缺;2)层次单一——居民不同情感及活动类型需求与现状空间层次单一、品质低下间的矛盾;3)行为冲突——开放性老旧社区内、外部不同人群行为叠加及其在空间使用中的干扰和冲突。而这些也是当前我国大中城市大部分高密度开放式传统社区的共有矛盾。

通过挖掘高密度社区内部小微型空间潜力,将其打造成一系列能够包容不同人群需求及行为活动类型的“柔化补丁”"空间。居民也可通过设计建造时的互动参与自主选择“补丁工具包”中模块并将其与自身需求匹配,营造适配化公共空间。微空间系统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使用弹性,在增补大量户外游憩机会的同时,还能柔化社区内部行为冲突和群体矛盾,从而有效增强社区宜居性、共睦性和凝聚力。




06 清江一曲护田流,渠堑二塘绕绿幽——基于“三生空间”判别的珠三角基塘农业景观弹性改造方案

参赛作者:郭婉琪、王顺涛、郭恒松、黄雪
指导教师:李晖、陈燕明
所属院校:华南农业大学
院系: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设计说明:
珠三角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循环农业生产方式。而今,社会的发展使得基塘农业正惨遭侵略,出现内部循环断裂、种养形式单一化、排灌污染严重等问题。本规划设计选择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口的两个江心岛为设计区域。根据构建的基塘农业的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适宜性评价分析结果,在生态空间方面,设计弹性驳岸和生态排灌系统;在生产空间方面打造多维度的立体循环农业;生活空间方面着重“查”乡聚落改造以及多功能查船工具房设计。以“三生空间”为抓手打造弹性基塘农业景观,实现驳岸蓄洪防涝、生物多样性提升、养殖水体的自我净化、桑、果、花、菜基塘农业文化遗产体系修复等“三生”可持续发展目标。

规划范围选择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的两个江心洲:红卫岛、石板沙岛以及周边西江水系。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文化底蕴深厚,研究区和规划区内产业以基塘养殖为主。红卫岛四面环水,主岛面积约为0.95平方公里,上半部属新会区大鳌镇,下半部属新会区睦洲镇。其中红卫村是一个自然村庄,只有百多户人口,大部分的土地已经让村民改建成鱼塘,种养鱼虾蟹水产品。

村头有一株300多年历史的古木棉树,吸引众多游客观赏。石板沙已开发为宣家文化旅游村。四面环水,主岛面积约1.5平方公里,长3公里,宽0.65公里,环岛一周约6.5公里,岛上约有常住人口约1500人。灾害影响方面,规划区所在区域主要受咸潮、洪涝和台风影响,平日西江的水量为17.5万m³/s,咸潮侵入时为5-6万m³/s。研究区处于咸淡水交界处,有利于咸水及淡水鱼类的养殖,特别是南美白对虾。

置民,古称“乎民”、“蛋民”等,曾广泛分布在今广东珠江流域、福建闽江流域以及广西、海南、南海沿岸以至南洋诸岛等水域,历史上是一个浮舟水上、以船为家的水居族群。其传统特色文化包括置艇捕鱼、咸水歌、艇仔粥、查家水上婚礼等。随着时间的发展,宣民逐渐从水上到岸上,也形成了查民建筑的形式、材料、功能也在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宣民在历史上大概形成了功能各异、名目繁多的查家艇,查船的功能和形式的变化也反映了置民的兴盛与衰落。

1980-1985年,研究区内基塘属于桑基鱼塘衰落阶段;1985-1990年,属于蔗基与蕉基鱼塘的过渡阶段;1990-2000年,属于荒基鱼塘的过渡阶段,部分地区人们自发种菜自己食用;2000-2018年,人们改鱼塘为虾塘,开启南美对白虾和罗氏沼虾的养殖产业,基面很少再种植物种;2018年至今,路基虾塘最为普遍。横栏镇与睦洲镇的基塘以路基虾塘为主,基高0.6m,基面宽2m左右;大涌镇与大鳌镇的基塘以菜基、荒基、蕉基虾塘为主,基本以前人留下的种植物为主。基面稍宽,为2.5-3m左右。

场地的“三生空间”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生态方面:现状红卫岛、石板沙岛的外围由硬质堤围围绕,堤围之外防护绿地面积较窄,难以抵御50年一遇洪涝灾害。生产方面:现状大棚人工式养殖模式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具体体现在化学药剂净化水体后排入西江易造成水体二次污染,鱼虾饲养塑料大棚存在白色污染和光污染,基塘水循环阻断等。生活方面:聚落发展受现代化影响严重,查家深厚的文化特色未得到继承和发展;村民收入来源单一,多靠鱼虾养殖。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基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和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基塘农业景观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其评价结果有利于后期规划中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规划部署,使得规划设计更有依据、更科学。

平面规划设计以石板沙和红卫宝岛为基底,根据基塘演变时期打造集桑、果、花、菜和现代基塘农业为内容的活态博物馆示范区,恢复基塘农业文化遗产。同时以两个聚落为背景,继承和激活查家文化风貌。整体在功能上划分为居民聚落区、活态博物馆区、生态林区和韧性驳岸带。

在生态弹性方面,西江与基塘联系紧密,依托基塘农业的排灌水系打造弹性生态水网系统,将生产空间叠加生态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设计关键点在于:(一)打通基塘排灌系统,利用基塘农业的自我运行代替人工设施化养殖。排灌水系分为头筒塘、二筒塘和望天塘的排灌系统。(二)打造弹性驳岸,高效利用驳岸且提升水陆交错带的生物多样性。为解决净水和防洪问题,在驳岸设计中提出多层多塘湿地带驳岸设计、梯级湿地沟驳岸设计、出水扣沉淀塘设计等驳岸设计策略。

其中,双层多塘湿地带设置于堤围外现状驳岸为鱼塘处、驳岸宽度大于100m处,对堤围内的基塘农业产生的生活、生产污水进行排放前的深度净化。梯级湿地沟设置于堤围外现状驳岸宽度大于20m且小于100m处,对堤围内的基塘农业产生的生活、生产污水进行排放前的简单净化。出水口沉淀塘设置于河涌排入西江的出水口处,对河涌进行排江前净水处理。聚落阶梯式驳岸设置于水位线较低处,以满足人们亲水的心理。采就地取材当地特色水产品黄沙虮壳铺地的方式,打造特色生态驳岸。

聚落区域自然驳岸结合岸边查家民居建设,在人为活动强的的区域浅水区域,设计虮壳护坡生态缓冲区。在材料方面,当地美食文化中有黄沙店,产生的大量螺壳可再利用成生态驳岸设计的原材料,不仅生态环保,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陆交错带的生物多样性。其有三种模块设计:分为表明平整、抗压性高;壳下孔隙小且丰富;壳上有多层斗状空间。该设计可为微小生物提供栖息空间,运用于虮基鱼塘和虮壳防洪堤。

在生产弹性方面,恢复更新了桑基、果基、花基、菜基鱼塘的农业景观,恢复种养循环模式并丰富了农业物种多样性。现代基塘过于注重横向面积的拓展,却忽视了竖向结构上的立体农业发展。因此我们借鉴传统桑基鱼塘的农业智慧,欲从立体农业的角度出发,通过立体农业馆和农-渔大棚实现空中和水中的种养循环,打造现代基塘循环农业。规划中摒弃原有大规模的塑料养殖棚,并以竹、不锈钢、pc耐力板等构建耐用、环保、美观的大棚,同时大棚立柱和大棚顶部复合立体农业种植功能,立柱顶部的太阳板可吸收太阳能供基塘内部增氧机运作。

水下养殖中增种净化水体的水生植物,并丰富塘下的养殖结构,增加除鱼虾以外的养殖种类。在生活弹性方面,一方面为了传承和发扬查民文化,设计从景墙、铺装等方面融入查家文化元素,并沿江建立查家文化活动平台,供人们观赏咸水歌表演和查家水上婚礼。另一方面,现有基塘旁存在大量简易板房式的工具房供渔民居住,但存在居住环境差且基础设施不全的问题。我们以“查艇”为设计灵感对工具房进行了看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改造设计,提高渔民的生活质量,并提升区域的景观文化性。



07 你的街道共建指南——长泣东路空间活化设计

指导老师:林广思、李敏稚、萧蕾
参赛作者:黄钰婷、金盛、王楠、陈微微
所属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院系:建筑学院

 设计说明:
场地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街道的长江东路,周边有多所学校、办公楼,临近城中村、城市小区、长泣综合市场、长滋村委会等,研究范围约0.51公顷。

长亚东街是一条社区型街道,随着城市的发展,从村道变成市政道路,经历了建筑置入、标准化街道引入、街道加宽等阶段,后因城市内涝明显,街道两侧引入多层台地,后在台地上设置了大量建筑灰空间......场地的空间类型愈渐增多,但并没有丰富的功能与之相匹配。经过对场地不断的调研,分析和实验,我们发现场地有限的空间存在多方使用者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将“协商”作为主线,试图探索—种自下而上的社区街道治理模式。景观设计师作为引导者,引导长碰东街的居民、商户、管理者和临时通行者意识到对街道真正的需求和问题,参与到街道建设中来。

我们选取街道中利用潜力最大的四块场地:大排档区域、东侧街道、社区入口绿地、停车场区域来优先介入,以此催化不同人群的自我意识的表达与交融,创造更有活力与归属感的街道。最终设计师为使用者们留下—本街道共建指南,从而为场地的参与者提供一种新的矛盾解决模式——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街道建设,同时街道自身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变化,从而形成一种内生循环的,自由的良性自助空间。




铜奖

01 流光溯影

参赛作者:邓志颖、吴燕波
指导教师:李慧、黄帼虹、李剑锋
所属院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艺术设计学院

 设计说明:
过去与未来计划的冲击无疑是发展的,却是迅速的,其中落下那一点一滴的历史记忆亦是不可磨灭的。在沥溍这个地方,为记忆所聚之处,追随着流逝的时间,提供反思与观察,让水乡村落的文化延续,不被遗忘与成为由空间的中介,村落与土地,植被与环境,能量与物质、在不断变动的过程中,空间作为诠释、转化的角色,使讯息得以被使用进而成为记忆。



02 天水一方

参赛作者:张海媚、罗颖
指导教师:黄帼虹、李慧、李剑锋、廖旻
所属院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艺术设计学院

 设计说明:
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家园。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由于周边河涌污染及其它原因,园内果基系统濒临消失。目前公园处于封闭保育状态。人类的各种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引发了事关人类命运的生态危机问题。人类应该采取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人们在享受自然馈赠的生态服务的同时,对自然界有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生活中,调节自己的行为,把对自然的损害减到最小,是全社会应该被唤醒和普及的基本意识。

本案选址位于广州上涌果树公园,设计主题为“天水一方”。“天水”是指自然雨水和河涌之水,“一方”即代表场地的地域特点,也是方案的主要设计形式。一方水土,一方果基,栽种一方佳果,滋养一方人们。珍视自然界的馈赠,以及微力,弹性共存。我们希望以弹性的过渡性策略,实现共存的目标——共同主导更健康的方式,让公众知道果基系统,重视果基系统,唤醒公众对果基系统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加强果基与公众的联系,一起参与等待,从而建立以及微力与环境共存的意识。




03 弹性利用雨洪的尼亚姆万巴河农业景观

参赛作者:马依雨、李达豪、马含琴、张成、郭子俭
指导教师:戴菲、殷利华、陈明
所属院校:华中科技大学
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设计说明:
尼亚姆万巴河位于非洲乌干达西侧,其源头是赤道上最后—座冰川——鲁文佐里山,当地84%的收入来源于农业生产,主要作物是棉花、咖啡豆、玉米、香蕉等。然而鲁文佐里地区常年雨水分布不均衡,旱季干旱,雨季面临洪涝灾害,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冰川融化,使当地农业生产情况极不稳定,经济来源受到影响。

本设计设计通过弹性蓄水地形收集雨水径流、冰川融水供旱季使用,辫状河流与驳岸生态带减缓洪流流速并对水体进行净化,设置的梯田景观、岛上农业、岛上果园等农业系统具有一定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既能满足区域的生产需求,同时形成农业景观可供游览观光,从多产业改善当地居民收入问题。



04 眷·故——基于生态博物馆理论的佳县泥河沟村规划设计研究

参赛作者:李晓斌、王晓瑜
指导教师:史承勇
所属院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院系:风景园林艺术学院 

 设计说明:
近年,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内传统村落普遍面临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亟需学术界探讨保护模式及发展对策。故本研究以国家传统村落——佳县泥河沟村为研究对象,在生态博物馆理论指导下,对其开展实地调研,并对其自然生态、文化遗产、社区居民和社会保障进行梳理。

将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及方法引入到传统村落保护中,并展开实践研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其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在对生态博物馆具体构建研究中,探索出了一种评价生态博物馆建设适宜性的研究方法,扩展了生态博物馆理论研究体系,为后续生态博物馆构建提供了较为客观的的指导思想和技术指标。



05 健康三重“走”——健康城市视角下的深圳市龙岗河滨水区慢行系统景观设计

参赛作者:赵晨阳
指导教师:许慧
所属院校:深圳大学
院系:艺术学部

 设计说明:
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健康城市理念愈发引起重视,“慢行作为一种健康的出行方式,成为后疫情时代下的发展趋势,城市滨水区慢行系统承载休闲、健身、社交、文化、生态、防灾等多方面的健康功能。龙岗河作为深圳重要河流之一,其滨水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客家特色的文化资源,以现有绿道为基础,构建龙岗河滨水区慢行系统,对落实健康城市理念具有示范意义。

设计首先深入解析健康城市和滨水区慢行系统的概念,将龙岗河沿岸3公里范围内的慢行系统划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龙岗河滨水区慢行系统空间构成与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完善慢行交通网络、带状生态空间和慢行活动节点对慢行系统进行常规性整体构建,并结合滨水区慢行系统特征,从个体与集体健康、生态健康与疗愈、平灾结合三个维度上促进城市健康。

其次,阐述滨水区慢行系统新常态景观设计策略,包括促进日常体力活动、构建生态绿廊、预留韧性基础空间,以此提升城市的防灾性,规避有可能发生的风险。然后,进一步明晰滨水区慢行系统弹性景观设计,包括临时性的集体活动、动态演变的蓝绿空间、紧急状态的应急措施,通过交互性、灵活性、临时性的景观,使空间具有变化后再恢复常态的弹性。

最后,提出滨水区慢行系统云景观设计方案,包括使用信息化景观为出行提供便利,借助虚拟景观进行生态科普,利用智慧景观提供危机处理方案。本设计方案在不同时空维度下对龙岗河滨水区慢行系统进行分类设计,从而发掘滨水区慢行系统在促进城市健康中的多种可能性,并为健康城市视角下的公共空间实践做出积极探索。




06 城上叠城——基于徐州历史护城河河段景观改造设计

参赛作者:陶涵瑜
指导教师:刘振宇
所属院校:苏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院系:艺术学院

作品简介:
以徐州市奎河回龙窝河段为例,对历史古城护城河区域的公共景观空间改造设计的概念及设计方法进入深入研究。对于徐州奎河建国路河段开盖处理的现状问题,分别根据其现状问题和前期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逐—解决。该场地奎河开盖后和北侧回龙窝景区形成呼应,在设计过程中与回龙窝景区建筑风格形成呼应,并且结合徐州历史古城区“城上叠城的特点进行具体设计,体现徐州特有的历史文化特征,激活徐州老城区的历史文脉。同时根据前期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例如解决周边居民区的日常活动、娱乐等空间需求,交通道路的规划问题,保留徐州老城的特有的历史文化,同时也顺应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设计说明:
以徐州市奎河回龙窝河段为例,对历史古城护城河区域的公共景观空间改造设计的概念及设计方法进入深入研究。对于徐州奎河建国路河段开盖处理的现状问题,分别根据其现状问题和前期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逐—解决。该场地奎河开盖后和北侧回龙窝景区形成呼应,在设计过程中与回龙窝景区建筑风格形成呼应,并且结合徐州历史古城区“城上叠城的特点进行具体设计,体现徐州特有的历史文化特征,激活徐州老城区的历史文脉。同时根据前期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例如解决周边居民区的日常活动、娱乐等空间需求,交通道路的规划问题,保留徐州老城的特有的历史文化,同时也顺应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07 对抗与共生——以靖江地区为例因传统时期圩田过度开垦而导致洪涝灾害的景观干预策略

参赛作者:陈彦宏、崔子淇、王浩阳、杨瑞莹、王晴
指导教师:郭巍
所属院校:北京林业大学、米兰理工大学
院系:园林学院

 设计说明:
从根本上解决地址的洪涝灾害问题,应以低洼地区为主。圩区、城区和河边的工业区将变成池塘,然后用建筑垃圾制成的模块化装置进行人工淤积。模块化装置可根据需要组装不同的场地要求淤积某些形式的湿地。这些湿地在淤积过程中的形成,不仅可以蓄泄洪水,还可以保护生态多样性,提升产业结构带来经济效益。



08 基于平灾结合模式的韧性城市单元设计

参赛作者:温雯、张文正、张希颖、张佳乐、孟大旭
指导教师:胡一可、曹磊、刘彤彤
所属院校:天津大学
院系:建筑学院

 设计说明:
Covid-19和地震等灾害是一种潜在的危险,这种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的突发危险,会给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便。在分析成都的疫情地图、公众防疫行为、地震波及影响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公园-街道-居住区"的绿地城市单元模式,并为该模式设计了多样化的景观与在正常或紧急状态下的两种使用情况。采用高斯烟羽扩散模型来获得疫情发生时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以成都的一个典型城市单元为代表进行详细设计,以此说明设计的可行性。



09 U.N.I.T.E计划——朝阳区惠新西街北口站小微空间弹性更新设计

参赛作者:陈忆湄、吴迪、张铎
指导教师:郭巍
所属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院系:园林学院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场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北口地铁站C出口处,原为小区内部空间,地段原为轨道交通建设时被临时征用,后场地被弃置变成城市中的消极空间。因此次的小微空间弹性重塑设计旨在利用城市消极废弃空间激发区域活力。我们提出U.N.I.T.E计划,关注公共空间使用(USE)、社会交往(NEIGHBOUR)、场地文化(INHERIT)、社区管理(TECHNOLOGY) 、生态效益(ECOLOGY)五方面,分层次解决场地问题,通过景观空间的弹性重塑将人群与失活场地相结合,根据不同时间人群需求调整空间功能,提高小微空间的适应性与使用率。在更新提升小微空间景观环境的同时,保留居民的集体记忆,增强社区凝聚力,勾勒人民对明日城市的想象。




10 从“饮鸩止渴”到“涅槃重生”—毛家湖大成村水网景观弹性修复与营造

参赛作者:刘麟鼎、李想
指导教师:张斌
所属院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院系:艺术学院

 设计说明:
湖南省岳阳市毛家湖大成村水系丰富,但因血吸虫问题带来的内外湖割裂导致内湖水网水系流通与自净功能日益变差,水网修复与绿色网络的全面激活将成为大成村生态环境“涅槃重生”的必经之路,设计者将水域分区处理,在面对不同的水质条件下,各采用不同的治理和修复措施,让水域恢复自我调整能效,维持可持续发展,保证生态、生境的生命力,希望通过水网活化战略、景观修复与营造的方式,激活当地生态,保护环境,提升景观,打造一种“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乡土人文、景观游览”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带动经济发展。



11 早安,晚安! 打工人

参赛作者:梁倩瑜、王宇晶、杨婷婷、危文君、侯庆纯
指导教师:夏宇、陈崇贤
所属院校:华南农业大学
院系: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设计说明:
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龙洞村历史悠久,有着“广州第一村”的称号,随城市的发展逐渐成为许多广漂人的第二乡。因此,龙洞村高流动性的特点十分突出,街道空间成为人群活跃度最高的空间,其主要使用人群为“打工人”。早出晚归的忙碌生活使得打工人的活动局限于街道空间,然而在街道空间的使用上打工人却处于劣势地位。

为提高打工人使用街道空间的体验感受、加强目标人群与场地的联系,本方案设计从打工人的视角出发,通过实地探访、测录数据,梳理出街道在空间维度上的功能缺失,整合目标人群不同时间维度上的通行需求,以平均路权分配、提高通行效率、丰富空间活动,融入场地独有的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打造白天活力畅行、夜晚休闲娱乐,真正适宜打工人通勤与生活的街道空间。



12 寂静的轰鸣——广州海珠湿地公园人乌友好声景观设计

参赛作者:黄同悦、杨雨晴、王嘉颖
指导教师:陈坚
所属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院系:建筑学院

 设计说明:
本设计位于海珠湿地公园二期东侧,因处于城市道路-公园边界,受噪音影响极大,同时游人活动产生的噪声也对鸟类栖息形成较大的干扰。故希望通过“噪音避之,佳音纳之”的设计理念、“正负零”的设计手法,打造声景观廊道与声景地图,给鸟类提供友好声环境的同时,也让游人能置身其中感受自然之声,从另一维度感受湿地胜景。



13 ATM传递计划——广州市五山社区街巷弹性微更新设计

参赛作者:万紫千、何颖霞、杨扬、简慧妍
指导教师:林广思、李敏稚、许自力
所属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院系:建筑学院

 设计说明:
五山社区街巷的空间逼仄,场地存在人和非机动车在人行道的冲突以及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冲突而产生的动线冲撞。乱停自行车、不走人行道、随意占用公共空间等等不文明现象也随着动线的冲突不断发生在街道的各个点位上。同时,在空间研究中,场地中的私人物品占据公共空间,公共物品阻碍了公共空间,进一步加剧了这三者形成的恶性循环。根据破窗效应,人的行为和空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有序的空间能改变人的混乱行为,灵活的空间能创造活力的行为。

以街道物品为突破点,利用场地物品重新构建空间以更好用的使用空间来梳理场地交通和动线,打破点层面的破窗效应,线层面的动线交叉以及面层面的空间物品流线错位的恶性循环,引导自发的良好行为。以面带线,以线带点,形成最终的ATM收纳弹性系统。在场地设计中以不同物品为核心进行收纳,对现成品进行回收利用,引导人产生良好的行为,创造灵活的,有序的有生活情趣的五山弹性生活街区。

图纸来源: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公众号及官网


- END -



||-往期精彩内容:

· 景观竞赛

2021ASLA学生奖重磅发布,中国高校霸榜!

2021 文科杯大学生景观设计大赛开题,附上届获奖作品赏析

2021 公园城市未来场景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2020ASLA学生奖公布,北大天大华南农安徽大等八校获奖

2020 IFLA竞赛获奖公布,中国学生横扫榜单!

2020ASLA专业奖合集重磅发出,中国这3个团队上榜!

2020 IFLA AAPME官方获奖作品集锦新鲜出炉。

2020艾景奖开题:景观引领健康生活(附上届获奖作品解读

2020园冶杯开题:未来城市与绿色基础设施

2020ASLA景观竞赛解题与2019学生奖作品解析

2020城市设计作业国际竞赛优秀作品展

2020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展

2020年大学生乡村规划竞赛获奖作品

首届北京(国际)花园节花园(花境)设计竞赛获奖方案

城市活化·人文共生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展

关注我们,发现更多精彩☞ 技能提升设计理论国际竞赛作品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